暴虎馮河,出處解釋和例句
暴虎馮河是一個漢語成語,最早出自西周·無名氏《詩經·小雅·小旻》。
該成語意思是空手打虎,徒步過河;比喻有勇無謀、冒險蠻干,也比喻勇猛果敢。聯合式;作謂語、定語、分句。
暴虎馮河拼音:
「bào hǔ píng hé」
※提示:拼音為程序生成,因此多音字的拼音可能不準確。
暴虎馮河解釋:
暴虎:空手搏虎;馮河:涉水過河。比喻有勇無謀,魯莽冒險。
暴虎馮河出處:
《詩經·小雅·小旻》:“不敢暴虎,不敢馮河;人知其一,莫知其他?!薄墩撜Z·述而》:“暴虎馮河,死而無悔者,吾不與也?!?/p>
子謂顏淵曰:“用之則行,舍之則藏,惟我與爾有是夫!”子路曰:“子行三軍,則誰與?”子曰:“暴虎馮河,死而無悔者,吾不與也。必也臨事而懼,好謀而成者也?!保ù呵飸饑鴷r期《論語·述而》)
后來,人們把“不敢暴虎,不敢馮河”這兩句詩,簡化為“暴虎馮河”這個成語。
成語故事
子路是孔子的弟子之一,他性格直率,很喜歡舞刀弄槍,他認為擅長領兵打仗,不需要讀書習文,因此,他很少讀書學習。有一次,孔子勸子路要多讀書,子路反駁道:“南山上長著一種竹子,它長得筆直,天生就適合做箭,做成箭后甚至能射穿厚厚的犀牛皮,讀書又有什么用呢?”孔子勸告道:“如果給這竹子安上羽毛和箭頭,它就能射得更遠了。讀書就像是這羽毛和箭頭一樣,能夠讓竹子發揮更大的作用但是不論孔子怎么勸說,子路還是堅持自己的看法,不肯用心讀書學習。
又有一次,子路問孔子:“如果是您領兵的話,您想要和怎樣的人共事呢?”孔子答道:“我不想和只有一身空膽的人共事,比如有些人一心想著徒手和老虎搏斗,或者徒步渡過大河,像這種暴虎馮河的人正是我不喜歡的。相反,我喜歡那些能夠冷靜思考問題,想方設法取得成功的人?!?/p>
后來,子路在衛國做了官。有一年衛國發生內亂,孔子聽聞消息后立刻說:“子路有難了?!惫黄淙?,魯莽的子路只身跑到了京城,要求嚴懲作亂的人,但是他不但沒有平息內亂,反而在內亂中被殺死了。
成語寓意
暴虎馮河比喻有勇無謀,冒險行事。有道是“智者千慮必有一失”,而缺少智謀者更可想而知了。單憑力氣和勇敢,雖然可以做成事情,但是,失誤亦會很多。有勇有謀者成事的機會遠比有勇無謀者要多得多。但是智慧多來自于天生,后求次之。世上凡是有勇無謀者,如果在智者的謀劃下行事,則更為妥當。否則,一味單憑勇敢做事其勝算就會大打折扣了。
“智者不惑,勇者不懼?!敝腔酆陀職馐穷I導干部必須具備的素質。擁有智慧,領導干部才能在紛繁復雜的形勢中廓清迷霧,見人所未見;才能審時度勢,運籌帷幄,決勝千里之外;才能帶領群體或組織制定科學的目標,謀劃正確的道路,避免做無用功。具備勇氣,領導干部才能勇作為敢擔當,才能不懼風雨,不怕挫折,勇于開拓、勇于創新;才能在困難面前不繞道回避,敢于迎難而上。
暴虎馮河例句:
成文用法
聯合式;作謂語、定語、分句;比喻有勇無謀、冒險蠻干,也比喻勇猛果敢。
運用示例
元·關漢卿《魯齋郎》第四折:“俺張孔目怎還肯緣木求魚,魯齋郎他可敢暴虎馮河?”
明·胡文煥《群音類選·〈蟠桃記·洞賓問答〉》:“謾夸他陸地行舟,也何用凌空舉鼎,憑河暴虎皆亡命,蠅頭蝸角紛爭?!?/p>
俺張孔目怎還肯緣木求魚,魯齋郎他可敢暴虎馮河?(元·關漢卿《魯齋郎》第四折)
暴虎馮河之人,歷來難成大器。
近反義詞
近義詞:有勇無謀 貿然行事 楞頭楞腦 馮河暴虎
反義詞:有勇有謀 深謀遠慮 臨事而懼 謹言慎行
成語接龍
河山之德 德隆望尊 尊賢使能 能言善辯 辯口利辭 辭嚴誼正 正容亢色 色若死灰 灰身粉骨 骨軟筋麻 麻姑獻壽 壽元無量 量材録用 用非其人 人中龍虎 虎視鷹揚 揚鈴打鼓 鼓睛暴眼 眼光如豆 豆蔻年華 華封三祝 祝發文身 身外之物 物華天寶 寶刀未老 老謀深算 算沙摶空 空腹便便 便宜從事 事不過三 三頭兩面 面北眉南 南船北車 車無退表 表面文章 章句小儒 儒雅風流 流行坎止 止戈興仁 仁人義士 士死知己 己溺己饑 饑凍交切 切磋琢磨 磨礲淬勵 勵精圖治 治國安民 民保于信 信以為真 真知卓見 見多識廣 廣土眾民 民生在勤 勤學好問 問柳尋花 花天錦地 地廣人稀 稀世之寶 寶刀不老 老大徒傷 傷心欲絕 絕世獨立 立談之間 間不容礪 礪帶河山 山水相連 連輿接席 席門蓬巷 巷議街談 談今論古 古為今用 用兵如神 神經錯亂 亂世英雄 雄飛雌伏 伏虎降龍 龍生九種 種玉藍田 田夫野老
發表于2022-12-19 at 14:15 沙發
暴虎馮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