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大皆空是什么意思(四大皆空指的是什么)
四大皆空是一個漢語成語,拼音是sì dà jiē kōng,四大皆空是佛教用語,出自《四十二章經》二十:“佛言當念身中四大,各自有名,都無我者?!狈鸾桃缘?、水、火、風四大為構成物質的元素。四大皆空謂構成一切萬物 的元素都非實有,無自性。
四大皆空,出處解釋和例句
四大皆空拼音:
「sì dà jiē kōng」
※提示:拼音為程序生成,因此多音字的拼音可能不準確。
四大皆空解釋:
四大:古印度稱地、水、火風為“四大”。佛教用語。指世界上一切都是空虛的。是一種消極思想。
四大皆空出處:
《四十二章經》二十:“佛言當念身中四大,各自有名,都無我者?!?/p>
四大皆空例句:
出家人,四大皆空。
東漢·迦葉摩騰、竺法蘭譯《四十二章經》二十:“佛言當念身中四大,各自有名,都無我者?!?/p>
明·蘭陵笑笑生《金瓶梅詞話》第六十五回:“一心無掛,四大皆空??湛嗫?,氣化清風形歸土?!?/p>
清·陳忱《水滸后傳》第三十一回:“胞胎渾沌,四大皆空,沒甚姓名(出家后,不姓在家姓,法名姓:釋)。她信奉佛教,自覺心無牽掛?!?/p>
近反義詞
近義詞:心無雜念 看破紅塵
反義詞:酸甜苦辣 七情六欲
成語接龍
空前絶后 后福無量 量力度德 德言容功 功蓋天下 下氣怡色 色飛眉舞 舞文弄法 法出一門 門生故舊 舊雨今雨 雨散云收 收之桑榆 榆枋之見 見羹見墻 墻高基下 下筆千言 言從計行 行不履危 危言逆耳 耳聞目染 染指于鼎 鼎新革故 故劍情深 深計遠慮 慮周藻密 密密層層 層出疊見 見錢眼紅 紅男綠女 女中丈夫 夫妻反目 目注心凝 凝脂點漆 漆黑一團 團頭聚面 面紅面赤 赤貧如洗 洗手奉公 公私交困 困知勉行 行之有效 效犬馬力 力學篤行 行遠自邇 邇安遠至 至理名言 言之有物 物歸原主 主一無適 適可而止 止談風月 月地云階 階前萬里 里出外進 進善退惡 惡跡昭著 著述等身 身不由主 主憂臣辱 辱國殃民 民安國泰 泰山北斗 斗量車載 載歌載舞 舞弄文墨 墨突不黔 黔突暖席 席地幕天 天崩地解 解甲休兵 兵多者敗 敗國喪家 家驥人璧 璧合珠連 連綿不斷 斷羽絕鱗 鱗次相比 比肩迭跡
謎語
“四大皆空”為謎底的謎語
1.四個零打一成語(打一生肖)
2.大大大大(打一成語)
3.功名利祿全拋下(打一宗教用語)
4.四個大字(打一成語)
佛教的四大與四大皆空
佛教所講的四大是指“地、水、火、風”的四大物質因素 。
四大的觀念是人類對于宇宙本體的初期探索而得的結果 ,在東西方的哲學思想史上幾乎有著同樣的趨勢,比如:中國書經所記的“水、火、金、木、土”五行,印度古吠陀本集所說的世界形成是基于“地、水、風、火、空”的五種自然因素,希臘古哲學家恩比多克里斯也曾提出“氣、水、土、火”為宇宙間不變的四大元素 ??傊?,不論五行也好,五大也好,四大也好,都是指的物理界的基本元素,如果僅限于此而膠著于此,那么發展的結果便是唯物論者,所以這些思想也是唯物論的先驅 。
佛教所講的四大,也有小乘與大乘的不同 。從大體上說,小乘佛教所說的四大是指造成物質現象的基本因緣,稱為四大種,意思是說,地、水、火、風是形成一切物質現象的種子,一切的物象都是由于四大的調和分配完成,四大和諧便會欣欣向榮,四大矛盾便會歸于毀滅,物理現象是如此,生理現象也是如此,所以佛教徒把病人生病稱為“四大違和”。小乘佛教觀察四大種的目的,是在使人看空我們這個由四大假合而成的色身,不以色身為實在的我,不因執取色身為我而造種種生死之業,一旦把我看空,便會進入小乘的涅槃境界,不再輪回生死 。
大乘佛教所說的四大不是指的根本元素,而是指的物態的現象,是假非實,是幻非實,對于物象的形成而言僅是增上緣而非根本法,雖也承認四大為物象的種子,但不以為四大是物象的真實面貌 。
佛教講“四大皆空”,是沿用著印度固有的思想而再加以深刻化及佛教化,因為地、水、火、風的四大元素是宇宙物理的,比如山岳土地屬于地大,海洋河川屬于水大,陽光炎熱屬于火大,空間氣流屬于風大。如把它們化為人體生理的,比如毛發骨肉屬于地大,血液分泌屬于水大,體溫屬于火大,呼吸屬于風大;若從四大的物性上說,堅硬屬于地大,濕潤屬于水大,溫暖屬于火大,流動屬于風大。但是不論如何分析四大,四大終屬于物質界而無法概括精神界 。
小乘佛教因為只空我而不空法,所以雖把物象看空,仍以為四大的極微質——“法”是實有的 。不過,小乘佛教不是唯物論而是多元論,因為佛教的空不僅空去四大,乃要空去五蘊,四大只是五蘊中的一蘊而已。什么又叫做五蘊呢?那就是色、受、想、行、識,前一屬于物質界,后四屬于精神界,四大便是色蘊。五蘊是三界之內的生死法,空去五蘊才能超出三界的生死之外 。同時,由于五蘊的提出,證明佛教不是只講四大皆空,而是要進一步講五蘊皆空 。尤其重要的,佛教的重心并不以四大為主,而是以識蘊為主 ,至于受、想、行的三蘊也是識蘊的陪襯,乃是用來顯示精神界的功用之廣而且大 。
漢語成語詞典釋義
1 “佛教用語,指世界上一切都是空虛的?!保ā冬F代漢語詞典》商務印書館2002年5月增補本)
2“指宇宙間的一切,包括人身在內都是虛幻的。(《漢語成語大詞典》河北人民出版社1987年6月版)”
3“謂世間萬事皆虛,并不存在?!保ā冻烧Z俗語詞典》商務印書館1992年1月版)
4“佛教用語。泛指世界上一切都是空虛的?!保ā稘h語成語分類詞典》復旦大學出版社1987年8月版)筆者認為,這些解釋均曲解了佛法“緣起性空”的本義,容易誤導人們把“四大皆空”當作絕對的虛無,以至于有人把其作為及時行樂或消極處世的借口和依據。
佛教所講的四大,是指“地、水、火、風”的四大物質因素。
眼、耳、鼻、舌、身、意,從心理與物理的媒介功能上說,稱為六根 是正確的。
發表于2022-10-29 at 10:03 沙發
四大皆空,四大皆空是哪四大,四大皆空圖片,四大皆空是什么意思,四大皆空什么意思,四大皆空的意思,什么是四大皆空,佛教四大皆空,四大皆空指的是什么,四大皆空哪四大,四大皆空指什么,皇馬賽季四大皆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