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山蜀水,出處解釋和例句(巴山蜀水凄涼地)
巴山蜀水,漢語成語,拼音是bā shān shǔ shuǐ,意思是指巴、蜀指四川盆地一帶。也就是四川一帶的山山水水。出自蕭白《晚禱》。
巴山蜀水拼音:
「bā shān shǔ shuǐ」
※提示:拼音為程序生成,因此多音字的拼音可能不準確。
巴山蜀水解釋:
巴、蜀指四川一帶。四川一帶的山山水水。
巴山蜀水出處:
蕭白《晚禱》:“多少思懷在這圓圓月中,一次偶然的月下促膝,常成一生追念,于是巴山蜀水近來,洞庭湘河近來,揚子江鐘山也近來……”
巴山蜀水例句:
示 例
多少思懷在這圓圓月中,一次偶然的月下促膝,常成一生追念,于是巴山蜀水近來,洞庭湘河近來,揚子江鐘山也近來……(蕭白《晚禱》)
巴山蜀水地靈人杰稱覺慧,金相玉質天寶物華造雅園。
成語接龍
水月觀音 音容如在 在所不辭 辭富居貧 貧賤之交 交口贊譽 譽滿天下 下喬入幽 幽期密約 約定俗成 成雙作對 對牛鼓簧 簧口利舌 舌敝唇枯 枯株朽木 木石心腸 腸肥腦滿 滿面紅光 光怪陸離 離心離德 德勝頭回 回天轉地 地動山摧 摧鋒陷堅 堅強不屈 屈高就下 下里巴人 人滿為患 患至呼天 天人共鑒 鑒往知來 來之不易 易于反掌 掌上觀文 文君早寡 寡二少雙 雙桂聯芳 芳蘭竟體 體大思精 精金百煉 煉石補天 天華亂墜 墜溷飄茵 茵席之臣 臣門如市 市道之交 交頭互耳 耳滿鼻滿 滿坐風生 生聚教訓 訓練有素 素車白馬 馬壯人強 強嘴硬牙 牙牙學語 語長心重 重規疊矩 矩步方行 行不茍合 合情合理 理所必然 然糠自照 照本宣科 科頭箕踞 踞虎盤龍 龍翔鳳躍 躍然紙上 上根大器 器滿則覆 覆盆難照 照章辦事 事半功倍 倍日并行 行步如飛 飛土逐肉 肉薄骨并 并世無兩 兩肩荷口 口蜜腹劍
巴山蜀水凄涼地
巴山楚水凄涼地,二十三年棄置身。
出自唐代劉禹錫的《酬樂天揚州初逢席上見贈》
解釋:被貶謫到巴山楚水這些荒涼的地區,度過了二十三年淪落的光陰。
原文
劉禹錫《酬樂天揚州初逢席上見贈》
巴山楚水凄涼地,二十三年棄置身。
懷舊空吟聞笛賦,到鄉翻似爛柯人。
沉舟側畔千帆過,病樹前頭萬木春。
今日聽君歌一曲,暫憑杯酒長精神。
譯文及注釋
譯文
被貶謫到巴山楚水這些荒涼的地區,度過了二十三年淪落的光陰。
懷念故去舊友徒然吟誦聞笛小賦,久謫歸來感到已非舊時光景。
翻覆的船只旁仍有千千萬萬的帆船經過;枯萎樹木的前面也有萬千林木欣欣向榮。
今天聽了你為我吟誦的詩篇,暫且借這一杯美酒振奮精神。
注釋
酬:答謝,酬答,這里是指以詩相答的意思。用詩歌贈答。
樂天:指白居易,字樂天。
見贈:送給(我)。
巴山楚水:指四川、湖南、湖北一帶。古時四川東部屬于巴國,湖南北部和湖北等地屬于楚國。劉禹錫被貶后,遷徙于朗州、連州、夔州、和州等邊遠地區,這里用“巴山楚水”泛指這些地方。
二十三年:從唐順宗永貞元年(805年)劉禹錫被貶為連州刺史,至寶歷二年(826)冬應召,約22年。因貶地離京遙遠,實際上到第二年才能回到京城,所以說23年。
棄置身:指遭受貶謫的詩人自己。置:放置。棄置:貶謫(zhé)。
懷舊:懷念故友。
吟:吟唱。
聞笛賦:指西晉向秀的《思舊賦》。三國曹魏末年,向秀的朋友嵇康 、呂安因不滿司馬氏篡權而被殺害。后來,向秀經過嵇康、呂安的舊居,聽到鄰人吹笛,不禁悲從中來,于是作《思舊賦》。 序文中說:自己經過嵇康舊居,因寫此賦追念他。劉禹錫借用這個典故懷念已死去的王叔文、柳宗元等人。
到:到達。
翻似:倒好像。翻:副詞,反而。
爛柯人:指晉人王質。相傳晉人王質上山砍柴,看見兩個童子下棋,就停下觀看。等棋局終了,手中的斧柄(柯)已經朽爛?;氐酱謇?,才知道已過了一百年。同代人都已經亡故。作者以此典故表達自己遭貶23年的感慨。劉禹錫也借這個故事表達世事滄桑,人事全非,暮年返鄉恍如隔世的心情。
沉舟:這是詩人以沉舟、病樹自比。
側畔:旁邊。
歌一曲:指白居易的《醉贈劉二十八使君》。
長(zhǎng)精神:振作精神。長:增長,振作。
發表于2022-11-11 at 13:41 沙發
巴山蜀水凄涼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