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么"碳鐘"可以測定古文物的年齡?

 杭州畫室   2021-09-14 21:58   37 人閱讀  0 條評論
摘要:

考古工作者對碳-14的別稱是“碳鐘”,這是因為碳-14的半衰期是5730年,即經過5730年,碳-14的含量才減少一半。如此長的半衰期,碳-14足以擔當”歷史鐘表”的重任。植物在進行光合作用時,碳-14和

  考古工作者對碳-14的別稱是“碳鐘”,這是因為碳-14的半衰期是5730年,即經過5730年,碳-14的含量才減少一半。如此長的半衰期,碳-14足以擔當"歷史鐘表"的重任。植物在進行光合作用時,碳-14和其他碳原子一起,進入了植物體內跟氧原子結合成二氧化碳分子。一旦植物死亡后,它的光合作用也停止了,碳-14不再進入它的體內,而已留在植物體內的碳-14因放射性衰變,含量會逐漸減少。不過這個過程是極其緩慢的,經過5730年,碳-14的含量才減少一半。因此,在遠古年代的物品中,都能檢測出尚未衰變的碳-14。所以,考古工作者從遺址、古跡中采集到一塊木片,只要測定一下其中碳-14的含量,就可以推算出這木片的年代,從而得出該遺址、古跡的年代。

本文地址:http://www.chambero.com/78957.html
版權聲明:本文為網友投稿文章,由 成語大全 小編編輯整理,版權歸原作者所有,歡迎分享本文,轉載請保留出處!


 發表評論


表情